服务热线:
0898-089808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876453333
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失落的历史——李氏朝鲜王后:闵妃(终极篇)1882年8月20日,大清提督吴长庆率领着5艘大清军舰由登州驰往朝鲜的仁川。在这5艘军舰上,乘载着大清国的3000淮军。还有日后赫赫有名的袁大头:袁世凯。
原来,自从汉城的卫戍部队因讨薪无果而君迫臣反后。不仅朝鲜本土的闵氏勋贵们受到了武力冲击,连同日本驻朝鲜的公使馆也被付之一炬。君主压榨、倭贼侵扰,朝鲜的军民可谓愤怒到了极点。事后,参与此次兵变的众人。为了使自己的义举能有个“说法”,包围大院君的居所:云岘宫。目的,就是为了请大院君“出山”,清君侧,扶社稷。大院君虽然声嘶力竭地劝退众人,但最终还是响应了兵变者的诉求。兵变者攻入了朝鲜王宫,没来得及逃走的闵氏勋贵们均惨遭毒手。但兵变者却唯独没有找到闵妃的踪迹。只抓到了闵妃的国王老公:李熙。李熙是个没主意的朝鲜王,但人缘还算可以。不少老臣纷纷求情相劝,这才没沦为刀下之鬼。兵变者以武力胁迫李熙,使大院君再次临朝掌权。并对外宣称,闵妃已死。
闵妃其实并没有死。不仅没死,还直接向宗主国大清王朝求援。而大清这方面,也通过了自己的外交途径,了解到了朝鲜的局势。鉴于李鸿章丁忧守孝。所以,代行北洋大臣之职的张树声,便派出了朝鲜留学生金允植和鱼允中,急赴朝鲜,了解实况。此二人原本就属闵妃一派,自然就把责任都归咎给了闵妃的宿敌:大院君。而于此同时,日本由于自己在朝鲜的公使馆被烧,官员被杀。也发来外交照会,表明了日军将出兵朝鲜的决定。
朝鲜局势危矣。正当大清为是否出兵朝鲜而犹豫不决之际。张树声派出了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北洋水师营务处道员马建忠率领3艘军舰亲自赶往朝鲜勘察。到达朝鲜后,两人发现,原来日本的军舰早就已经停泊在了朝鲜边境,并有不断增兵的趋势。可见,日本是想借此次兵变,直接驻军甚至吞并朝鲜。鉴于危局,丁汝昌便立即回国向张树声禀告。
朝鲜是大清的属国。更是与东北接壤的屏障。若坐视日本吞并,无异于引狼入室。于是最终做出决定,派遣提督吴长庆率领5搜军舰,3000淮军赴朝平叛。
早在清军登陆之前,花房义质便已率领1500名日军进入汉城。将日方的谈判文本交给李熙父子。但由于日方条款过于苛刻无理。朝鲜方面不惜与日军一战也拒不妥协。为稳住日军,静待局势有变。朝鲜方面以为闵妃“国葬”为由,拖延时间。花房虽怒不可遏,但为了避免与即将到来的清军发生武力冲突。遂在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之后,率军撤出了汉城。
吴长庆抵达朝鲜后,便与丁汝昌先是以宗主国使臣的身份拜访了大院君。按照“国际惯例”,大院君在第二天予以了礼节性的回访。而正当大院君走进清军营帐,与吴长庆席间笔谈之时,早已张网以待的清军便一拥而上。将大院君当场缉拿。鉴于大院君乃李熙生父,不便处决。却也不能留给倭人当傀儡。便连夜将他押回大清。幽禁保定府。一直到3年后,闵妃企图联俄制清。才将其释放回国。
诱捕大院君,或许是各方力量角逐的必然结果。毕竟,此次朝鲜兵变。大院君是兵变者的旗帜。无论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卷入。清军要平乱,必然要处理。另外,此前大院君对日持锁国态度,而当下的谈判,又故意拖延。日本方面自然也不满意。同时,无论是清军还是日军。都不希望当下就在朝鲜直接开战。那就必须要尽快促成和谈。不久,以李裕元为首的朝鲜谈判代表团,前往济物浦与日本谈判。最终双方签署了《济物浦条约》。除了赔款之外,有一条着实为后来的甲午战争埋下了隐患。那就是允许日本派“”保护使馆。其实就等同于默认日军“合法”进入朝鲜。
朝鲜内乱虽然被平息。但在此次日朝谈判中,起到指导作用的马建忠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即使是清军内部的袁世凯也认为。这次来朝鲜的日军并不强大。大清完全可以武力驱逐,甚至消灭。何必坐视朝鲜对日妥协签约。而大清朝廷也不乏对马建忠此次的“外交成绩”颇有争议。最终,“朝鲜通”马建忠离开了朝鲜。其后,吴长庆所部的淮军成了大清在朝鲜的武装力量。而此次崭露头角的袁世凯,也被升任为正五品。开始了袁大头叱咤风云的一生。
回宫后的闵妃,开始由原来的“依日”转变为“亲清”。毕竟,大院君走了。自己的政敌已除。而在此次中,日本的狼子野心,闵妃也不会看不见。她需要一个靠山,最直接的,就是朝鲜的宗主国:清王朝。
在此次中,闵妃关注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英姿飒爽且果敢作为的青年袁世凯。闵妃经常在宫中宴请袁世凯,并委任袁世凯帮助朝鲜训练新军。而袁世凯不仅帮助朝军搞训练。还就抵御殖民入侵的措施上给了不少方案。首先,鼓励引导朝鲜主动打开国门,与欧美国家通商。其后,大清与朝鲜签订了《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从文本上再次确认了大清与李氏朝鲜的宗藩关系。
闵妃的“亲清”引发了朝鲜内部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的反对。金玉均是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学生。金玉均与“朝鲜宰相”之子洪英植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前朝驸马朴泳孝等人一致认为。相比日本的“崛起”。朝鲜所以止步不前,就是以闵妃为首的外戚集团过于依赖宗主国大清。更多的还是苟安。而与此同时,闵妃的引进大清货币政策又进展不顺。一定程度上也激化了矛盾。而这一切,都被日本看在了眼里。日本要吞并朝鲜,必要驱逐驻朝的清军。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制造混乱。
1883年年底,在中国的云南边境。中法战争打响,开战之初,清军进展不顺。至1884年4月。慈禧太后为了巩固国防,便将驻朝清军撤走了一半。日本人一看,觉得机会来了。先是主动拉拢“开化党”,向金玉均等人强调目前中法战局的形势以及作为藩属国的朝鲜将要面临的处境。再是强调,一但有需要,日军可以鼎力相助。
缺乏经验的金玉均果然中计。便绕过闵妃,直接进宫,见了李熙。李熙本就是个没主意的。现在连自己老爸也被大清带走了。每天看自己老婆的脸色行事。而自己老婆又成天跟着大清走,作为朝鲜国王,自己难免不痛快。这不,又被“拿捏”了。在金玉均的“威逼利诱”下,直接授意,“便宜行事”。 金玉均接旨后,立马召集骨干,并“请日护驾”。一场灾祸即将到来。
1884年12月4日。以洪英植为局长的汉城邮局正式开业。洪英植请来了不少朝鲜元老大臣搞团建。其中,就包括闵妃的侄子:闵泳翊。饭吃到一半,突然外面传来了起火的喊叫声。闵泳翊闻讯后,立马跑出去查看。不料,刚出门,就被人砍杀。鲜血淋漓的他拼尽最后一口气,跑回邮局,最后倒在了血泊中。众人都被此景吓得拔腿就跑。不一会儿,王宫里面传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直接惊动了李熙和闵妃。而就在此时,金玉均跑过来汇报。扬言是清军正在攻打王宫,闵泳翊也已经为清军所杀。请李熙和闵妃赶快出宫避祸。闵妃问去往何处?金玉均说去日本公使馆,那里有“日本”保护。机智的闵妃自然感到不对劲,当即拒绝。和李熙等人一起前往景佑宫避难。可一行人刚到景佑宫,又传来了爆炸声。且越来越近。金玉均见火候到了。就直接请示李熙,让“日本”前来护驾。李熙同意了。于是,早已准备好的“日本”直接荷枪实弹地软禁了李熙,控制了王宫。金玉均见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就立马以李熙的名义,把朝鲜的元老大臣都请进王宫,以便举事。而事态也确如他所料想的那样。闵妃的几位骨干,都被请进了景佑宫,倒在了血泊里。闵氏集团遭到了重创。
或许真就是金玉均经验太欠缺。使得闵妃有了一定的行动自由。让她再次将求救的信号送出了王宫。搬来了救兵。
12月6日,袁世凯亲率1500人,兵分两路,攻打被150名“日本”看守的景佑宫。日军凭借强大的火力,朴泳孝也带来他的“朝奸”队伍协同日军防务。双方在王宫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一开始日军虽然压住了清军进攻的势头。但最终,人数上占优势的清军获胜。日本公使竹添见大势已去,便和金玉均、朴泳孝等人逃回日本公使馆。袁世凯乘胜追击,继续攻打日本公使馆。最终,竹添只能重演花房的旧戏。将公使馆付之一炬之后,连夜前往仁川,溜回日本。
吃了亏的日本人当然不肯罢休。又让伊藤博文来中国找李鸿章算账。但此时,中法战争即将谢幕。法国已断无联日之可能。所以,李鸿章果断回绝了伊藤。但为了稳住日本,还是签署了《天津会议专条》。同意双方同时撤出军队。朝鲜的军事教官从大清和日本以外的第三国聘请。以后朝鲜再有事儿需要出兵,要通知对方国家,事儿解决了,双方就立刻撤军。这其实就为后来的甲午战争埋下了隐患。
再看内乱平息后的朝鲜。日本人是走了,但人又来了。自从30年前,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以后。沙俄的扩张就转向了东方。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领土后。沙皇又把扩张的爪子伸向了朝鲜。特别是在1882年朝鲜与美国通商后。沙俄开启了将朝鲜置于其控制的步伐。而经历2次内乱的朝鲜。一方面,畏惧中日在朝鲜开战,一方面又想从大清的属国身份中脱离。同时,它自身又没有实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找靠山,傍大树。于是,在穆麟德的“牵线搭桥”下。朝鲜的闵妃背着宗主国大清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将势力带进了汉城。
此时的闵妃浑然不知,她的引俄入朝之举,实是为她自己敲响了丧钟。此后,不仅日本的殖民势力卷土重来,还引来了为遏制在亚洲扩张的英国。大清也在看清闵妃“联俄制清”的嘴脸后。直接放回了她的死对头:大院君。